义乌便民小零食在哪里买,有哪些看似普通却十分暴利的行业?
暴利指的是毛利率很高,很多人都说了许多,我也接触一些朋友,做电商的,也是暴利啊,成本50的东西,能卖200,就这毛利率,75%以上。但还不是最赚钱的,最赚钱的是那些金融公司和消费公司。比如银行,证券,保险,信托,以及像茅台这样的白酒公司。
银行很普通吧,但是利润能吓死人,证券公司都以为不赚钱,但是真的很赚钱啊。信托就更别说了,这几年都是疯了一样的赚。
比如工商银行
2016年营收6700多亿,净利润2700多亿,净利润率高达40%以上!这是净利润率啊!!!这难道不是最暴利的公司吗?
再看看安信信托的数据
这个净利润率超过50%了,就更夸张了!
那么,实体经济的代表福耀玻璃,格力电器,他们的净利润又是多少呢,我们来看下。
福耀玻璃,净利润率不过20%。
格力电器,更低了,10%-15%之间。
这个是茅台的,净利润l率在40%-50%之间。
暴利的还有医药行业,上图是华兰生物的净利润表,净利率率也在40%左右了。
大家在火车站附近的超市或饭店都遇到过哪些骗局?
以下几件事,都是真事,都发生在十多年前!现在想想两地的治安已经比以前好太多了,毕竟文明在进步。为了防止对号入座引发争议,我把名字用别称代替吧。
2005年冬季,我在西京火车站准备坐绿皮车去新疆,当时西京火车站还是个大广场,那时正在修建广场外围墙体。
当时买了次日的卧铺票后,我在广场外边一个烟店看到了软红河,这个烟当时在西京有是有的,但不常见,于是我毫不犹豫买了两包,晚上打开后一抽,一万头羊驼心中呼啸,全是假的。
当时出来后,准备做603公交车回到瓦胡同,没走几步就被一个发传单的男的拉住了,男的说兄弟你住宿不?便宜,30元!
我说不去、不去,那男的接着说,便宜,都是大学生,50元!我一愣,这不是皮带客吗?我是有洁癖的人,有贼心也没贼胆啊。我走了,那男的还紧追不舍,似乎看我有戏的样子。
这种情况在2001年冬季的彭城火车站也遇到过,当时更倒霉!
当时我也是买香烟,在彭城火车站广场东侧一个小超市买香烟,买了两包假红杉树。由于是夜里下的火车,小超市老板还说住宿吧,便宜,天亮还早呢,30元睡到天亮,还有服务去不去?
当时我要是听了那小超市假烟店老板的话就好了,我在外头打了一辆出租车,谈好价钱后不打表,车开了几公里不到,司机借故说要加油,我就先付了100元。
给他100元后,他发动车子又借故说车子有点故障,于是把100元还给我了,说兄弟不好意思,车子肯定跑不远就得哑火。
当时老王没啥经验,轻信了那个出租车司机的话,我想最起码是个正规的出租车司机,我下车后,点了一根烟,抽着那个假烟,借着火光打开那张人民币,越看越假!
我日!江湖险恶啊,我直接把那张假币烧了,然后把那两包烟也扔了。
时间又过了2年, 那是2003年冬季,我还是在彭城火车站下车,当时我做公交车去长途汽车站,大早上排队上车的人就很多,我还记得是个女司机,女司机说,上车的都朝里面走,别挤在外边,注意注意!这话一听有深意啊!
一会公交车就爆满了,等车子开到长途汽车站,我一摸口袋,西装里面的口袋扣子被解开了,钱不翼而飞,到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,那里面我装了43元钱和一张彩票。
我使劲回忆,有那么一只手趁着车子颠簸解开了老子的衣服扣子,是一个手上拿着公文包伪装的贼!亏了当时我留了一手,零钱在外,不然全被偷了。
以上几件事都是真事,发生在十多年前,时至今日,不知道这两个地方治安怎么样了。
尤其是彭城,有一年早晨我从彭城火车站出站后做公交车,那时天色将亮不亮,一个小偷直接把手塞进前面上车的一个女士的羽绒服口袋里,那个女士马上回头大叫把钱还给我,结果被小偷一顿骂和恐吓,连公交车司机都不敢帮忙!
火车站本来就是龙蛇混杂,所以到了火车站一定得保护好自己,骗局多多,多留几个心眼,不然吃亏又上当!
在青岛想干小零食生意?
感谢邀请,我觉得在青岛拿货的话,一个是临沂一个是即墨,南方可以考虑义乌
2021年的创业风口是什么?
临期食品算一个!
离过年还有差不多一周的时间,物流停了,我也终于能休息几天了,说实话,做梦也没有想到,我深耕了几年的领域,有一天能成为一个小的风口,成为炙手可热的项目。
我是做临期产品货源仓库的。临期,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临近保质期的意思,那临期产品,真的就是马上就要过期了吗,其实不是的,按照国家规定:
1.产品标注保质期为一年或更长的产品,临界期为到期前的45天。
2.标注保质期6个月但不到一年的产品,临界期为到期前的20天。
我们平常所熟知的各大商场超市电商,当产品保质期超过三分之一的时候基本就入不了库了,而在售的商品保质期超过三分之二就得下架。所以真正的临期产品,是在产品过期前的1-6个月内就得提前处理的产品。因此在产品安全问题方面的担忧是多虑的。
对临期产品的处理,一直是困扰各大企业和经销商的难题。在很早之前,大部分的临期产品都难逃被集中销毁的命运,然而近几年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,临期产品正在慢慢滋生一个庞大的产业链。
其中,最为暴利的便是食品折扣店。红牛维生素饮料3元一罐、大包乐事薯片3.5元一包、加多宝凉茶2元一罐、原价27元的进口饼干标价4.5元、天猫145元的三只松鼠大礼盒只卖55元。走进食品折扣店,你会被各类的价格标签深深的吸引,有些产品的价格可能会让你不仅疑问,卖的这么便宜,还能赚到钱吗?
其实,这个看似亏本的买卖,店主大都赚的盆满钵满,更有甚者,一年能靠这个赚到上百万。由于临期食品多是快消品,买回去大都在短时间内吃掉了,加上前面说的,说是临期,其实离过期还有一段时间,因此,大部分的国人对于临期食品并不排斥。
豆瓣上有一个叫做"我爱临期食品"的小组,成立仅仅两个月,便吸引了近3万人加入,组长“花影时期”在介绍中写道:用打折的价格,吃到不打折的美味。临期食品可以买!临期食品不丢人!
由此可见,临期食品在年轻人眼中的接受度还是很高的,那么,临期食品到底有多暴利呢?
普通便利店的的综合利润一般在15%-25%之间,而临期产品的综合利润却在惊人的30%-70%之间,不仅如此,食品折扣店的销售额也大大高于普通的便利店,平常我们去商店买吃的喝的一般也就买一包,然而临期食品折扣店一般都是多量销售的,最近很火的线下折扣店“饴食货仓”,4年来一共开了16家门店,营业额以火箭般的速度在增长,每家店的一年流水更是超过250万。
根据知乎网友爆料,某专注临期零食的平台,今年拿了一批三只松鼠的货,一个星期就走了一千多万流水。
上海有一个叫好特卖(HotMax)的线下加盟便利店在2020年突然大火,好特卖本质上就是一家食品折扣店,不过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,他最开始其实和我们一样,是做临期食品仓库存储的,由于仓库里存储了大量的临期食品,便索性在上海郊区开了几家折扣店,都是由他们仓库自己供货,没想到效果还不错,便慢慢将重心转移到了市区,低廉的价格瞬间引爆了市场,门店的销售额更是达到了行业顶端。当然,随之增长的还有加盟费,到2020年年底,好特卖的加盟费已经由最初的20万一路涨到了80万。
食品折扣店这个概念其实早就有了,我前几年刚接触这一行的时候就想开一个这样的店,不过一直忙于奔波,没有付诸实践。直到2020年疫情爆发,临期食品迎来了爆发期,身边的客户也都陆续开了自己的线下折扣店,其中一个山东青岛的客户截止到一月底,已经开了4家分店,日营业额在十万上下,令我羡慕不已。
当然,每个项目都有它的局限性,折扣店也不例外。选址、营销之类的的我就不在赘述了,不管开什么样的线下实体店都会面临这些问题。而对于食品折扣店而言,其实真正的命门是货源的问题。
稳定的货源是一家折扣店获得成功的第一要素,然而想要寻找货源却并不简单,好特卖80万的加盟费,其实品牌占有的比例很少,主要还是贵在货源的保障。那我们做食品折扣店的到底该从哪里获取货品呢?首先,临期货从食品批发市场是找不到的,厂家和一级经销商的一手货源大都到了各地的货仓里,就算你费尽周折联系到了这些货仓,又恰好他手里有你想要的货品,你也未必能拿到手,因为单一货品99%都是大量产品一块打包处理的,单家店的量很难从货仓直接拿到货。就算你好话说尽,以极低的价格拿到了小部分的货品,可这还只是一个单品啊,一个店最起码要几百个产品,难道你都去一样一样的谈吗?
有需求的地方便会有生意,随着越来越多的折扣店的诞生,临期产品整合供应商也应运而生,他们与全国各地的货仓取得了联系,并且获取到他们的一手货源,直接将商品以最低的价格转接到终端店铺里,并且配备了专门的选品团队,每天都游走于各大货仓之间,收集热卖商品,然后以不同的比例输送到我们的客户手中。
当然,拿到货品之后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商品卖出去,其实临期产品的销售问题是相对简单的,那么多的客户几乎没有人反映货品滞销积压的问题。我有一个20多岁的客户,他刚参加工作两年,手里没有多少积蓄开线下的实体店,但他的思维很有意思,他在当地大学旁边租了一个小房子用来放货品,然后从学校找了几个兼职到学生宿舍里发小卡片,卡片上是一个下单的二维码,他从我这以很低的价格拿了一批娃哈哈的饮料,他用这个来引流,吸引别人下单,过程我就不再赘述,如今他每天的销售额最低也有3000左右。
除此之外,摆地摊和社区团购也是临期食品不错的销售渠道。总之,临期食品行业目前还算是创业蓝海,值得一试。
关于【义乌便民小零食在哪里买】和【有哪些看似普通却十分暴利的行业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,我们会积极回复。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!
发表评论